共绘青春,“袋”你出发|法学院帆布袋创意设计大赛
“包”罗万象,蓄势“袋”发。为激发同学们的设计热情和创意潜能,以艺术语言绘制独一无二的法学院印象,法学院志愿者部开展了“帆布袋创意设计大赛”。
在此次比赛中,法学院的“小设计家”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奇思妙想,为大家带来了许多优秀的帆布袋设计作品,构思精巧、内容丰富。下面就跟着小法一起看看大家的成果吧!别忘了给你喜欢的设计投上宝贵的一票哦!
正面图案内部有四个立体方块拼接而成,象征阶梯,意味着法学学子勇于攀爬知识的高峰,踏实走好人生每一步的坚定。
另一面CULR分别是红黄蓝绿四个颜色,意味着同学们度过的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
右侧帆布袋设计主体部分由祥云纹,獬豸和法学院院徽组成。獬豸头上有独角,代表善辩曲直,其形象是古代神话、传统法制文化与古代装饰艺术相融合的产物,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正义诉求,涵养着法律文化的“根”,折射出深层次的民族审美态度。祥云纹,寓意祥瑞之云气,表达了对法学院学生前程似锦的美好祝愿。
帆布袋左侧设计部分由“卑以自牧,含章可贞”八字和古文的法字组成。这句话出自西汉戴圣《礼记·中庸》:“君子慎独,不欺暗室,卑以自牧,含章可贞。”通俗含义为:君子独自一个人的时候,哪怕没人看的见听的见,也要小心谨慎,切莫做违反道德的事情,遵守法律的底线,不负良知,不欺内心。
帆布包正面的“刚健创新,和而不同”的校训和加粗的“法”字放在中央和右下角代表了我校和我院的办学特色。“伸张正义”“维护权力”二词体现了法的社会职能;“宪法”“民法”“刑法”是我国的三大基本法,提醒着同学们时刻不忘专业课基础。古语:“法分明,则贤不得夺不肖,强不得侵弱,众不得暴寡”则体现了法律自古以来在维护社会和平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帆布袋背面法庭和天平的组合图案体现了公平正义的原则,并且选用了英文单词“enactment” 和“judgement”分别表示法律的颁布和判决,先做到有法可依才能实现有法必依。帆布包总体设计目的是鼓励我院学生坚持公平正义,培育良好品德,未来为我国推进全面建成法治国家添砖加瓦。
正面的法字设计采用了仿古字体且用了由浅到深的颜色晕染,这寓意着“法”悠久的历史,从古至今,不断完善。阶梯状的法字堆叠说明法的发展史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历史;“法”字的由大到小则说明重要法离不开基本法,任何法律都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我们都应该遵守。左侧留下的空白则代表着“法”的未来需要我们这一代人继续去完善、发展。
帆布袋背面最左侧的LAW也象征着法律,把它放置在左上侧说明了中劳法学人始终谨记教诲以法律至上的崇高理念。最中间最显眼的是法学院的院徽,中间的1986代表了法学院创办的时间,上面的天平象征着公平公正,时刻提醒着法学人要分清善恶,做人做事要权衡利弊,敬畏法律,做到公平公正。
九百年前,少年罄尽才华终得此千里锦绘,让江山融于画中,千年不朽;而百年后的青年用智慧之笔重新加以重彩、绘以浓墨,展现了当代青年志存高远,与时代同行、共同前进!
从整体上来看,该帆布袋作品以简洁美为理念,重点突出我校特色和我院专业优势。接下来,是整体之下各个部分的逐一介绍。
从帆布袋颜色上看,采用了黄绿两色搭配,不仅与校徽颜色相呼应而且使得整体设计富有生机。
上面写有“无边法力 ,法力无边”的字样,素材来源有三:首先,此处的“法力”可定义为维护法律公平正义的力量,作者希望这种力量是无限的;其次,今年比较火热的司法题材电视剧《底线》,也出现了“法力无边”这个有趣的词;并且也与法学院排球队队服的设计相互呼应。
帆布袋图中的背景是一个方正的法锤,象征法律的同时突出该帆布包的法学院特点,也因此作为大背景。
“无边法力,法力无边”旁边的4个金圆,是借鉴法袍4颗金纽扣之后,专门为帆布包设计的装饰图案。并在这4个金圆之中,依次加入数字“2022”,突出活动举办年份,加强纪念意义。
PART.07
本帆布包以突出法学特色为设计理念,采用“中劳绿”为主色调。其正面采用中劳法学院标识,帆布袋背面是一幅法学专业名词词云图,以突出法学专业鲜明特色,文案展现中劳法学生投身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的坚定决心。
PART.08
天平两端承载着公平与正义,法锤落下宣判了罪恶的帷幕落下,当我们拿起法典,迈向属于法制的征程,我们就已经以一生为契,力争濯净一方清白天地。
校对编辑|张子涵
责任编辑|徐冰洁